日期:2016-05-17 10:52:03 | 来源:三湘风纪网-三湘廉评 | 阅读数: | 分享按钮 | ![]() |
打印页面 | ![]() |
关闭页面 |
2016年5月12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每周通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计查处92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其中涉及违规操办婚丧喜庆、违规接受礼品礼金、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问题等各类发生于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不少党员干部认为,此类问题涉及到的仅为蝇头小利,于国于家并无大害,虽与法、与纪有违,但却无足轻重,被纪委查处可只当时运不济,自认倒霉。殊不知,心足则物常有余,心贪则物常不足,贪的是小利,腐蚀的却是人心。自2012年12月党中央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了一批又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各类因小利而失大义的违纪行为被屡屡曝光。这不禁令人疑惑,如此小利竟有神奇魔力令众多之人趋之若骛、甘之如饴,甚至甘愿为之铤而走险。
曾看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皇桑峪有狼,饿极,入村窃猪。至猪舍,先洞开圈门,以备出逃。覤猪熟睡,即轻舒前爪,为猪搔痒,猪身多虱,搔之甚感惬意,搔到妙处,猪四蹄平伸,一任摆布。……至山凹,狼凶毕露,猛扑啮其喉,饮其血,从容去之”。在这个故事中,狼不可谓不聪明,但狼的聪明却正好反衬了猪的愚蠢,猪为贪图一时解痒之快竟惹来杀身之祸,可惜亦可叹。可在唏嘘、揶揄猪的愚不可及之时,却仍有不少人在犯同样的错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追求利益本无可厚非,但若因小利而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则有如偷鸡不成蚀把米,因小失大,不可谓之智。人之所以见利而不见害,归根结底在于“贪”。历史从来不缺这样的例子,然而在党内“纠四风”、“雁过拔毛专项整治运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今天,却仍有前仆后继的“见食忘钩”者屡屡中招,不少党员、干部更因此堕入深渊。这些人或因金钱所诱,或因权势所惑,往往只看到眼前唾手可得的一点蝇头微利,心存“侥幸”,自以为行为隐蔽、不易察觉,收点红包礼金、拿点好处费乃“行业惯例”,却不知埋于其下的是一道深不可测的陷阱。
中央纪委书记王歧山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常委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要继续强化党内监督,把纪委挺在前面,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大规定精神,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由此可见,党中央已将反腐败斗争当作一项长期事业来抓,反腐力度不会松只会紧。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广大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不能心存侥幸心理,只有将贪欲关进牢笼,才能确保永不落入腐败的“陷阱”,真正做到“人民公仆,坦荡做人、清风正气”。(醴陵市纪委 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