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12-23 09:27:05 | 来源: | 阅读数: | 分享按钮 | ![]() |
打印页面 | ![]() |
关闭页面 |
低保、五保是扶贫领域中一项重要举措,是一项惠及广大群众的民生工程,目的是为了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保障范围,给予他们资金资助、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以此来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和生活困难。当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经济发展取得了长久的进步,但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依然众多,同时部分人民群众的经济基础实力差,因病返贫、因学返贫的现象仍然大量发生。
由于低保、五保需要提出申请,部分基层干部在审核低保、五保户过程中,对关系户给予“关照”,致使“人情保”和“关系保”变为“正规保”;同时原低保、五保对象因收入高于低保标准或去世等原因不符合低保、五保条件时,又瞒报迟报有关情况,让民政资金被家属继续领取,更有甚者被干部自己冒名领取。
“我也是看他们可怜,一家人没什么收入,所以才动了点恻隐之心,反正这个钱是真给了困难群众,又不是我自己用了”,“我明明做的是好事,怎么还要处分我”,一些干部在接受组织调查的时候为自己如是辩解,这主要是因为少数基层干部对低保、五保政策的认知程度低,存在偏差。保证政策能够正确执行,是干部履职过程中的基本责任,特别是惠及民生的政策,更是关系到困难群众切身利益,同时也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平。因为干部的“恻隐之心”,让“人情保”“关系保”出现,让该退出享受的没有退出,不仅会损害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导致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众没有获得帮助,也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社会公平,让部分群众出现怨言。
现在正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距离2020年全面脱贫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将低保、五保落到实处,对实现全面脱贫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建立健全机构和制度。健全机制完善制度,规范低保、五保对象的审核、审批。完善低保、五保公示制度。包括政策程序公开,低保户、五保户情况公开,审批评议结果公示。同时健全动态管理机制,建立月报季报制度,乡镇村两级按月将低保动态情况进行一次调查摸底统计上报,定期审核保障家庭经济状况。
二、加强对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组织乡镇民政干部及村干部开展相关保障政策知识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并通过典型案例进行常态化警示教育,增强干部依法依纪办事意识、责任意识和能力,在入户核实低保、五保对象的家庭、收入、就业情况时,不流于形式,不弄虚作假。
三、加大低保、五保政策的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低保、五保政策,强化对乡镇、村社区两级的宣传。通过设置低保、五保工作宣传栏、咨询监督电话等,让广大群众全面准确地了解、熟悉有关政策、申请条件和程序,积极参与到监督工作中来,监督政策的落实。要宣传和教育好群众懂法、知理,要增强保障对象的维权意识。
(醴陵市李畋镇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