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12-21 09:27:05 | 来源: | 阅读数: | 分享按钮 | ![]() |
打印页面 | ![]() |
关闭页面 |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李建华因严重违纪违法受到开除党籍、政务撤职处分;辽宁省纪委原副书记、省监委副主任杨锡怀因严重违纪违法受到撤销党内职务、政务撤职处分……违法乱纪的情况虽然在十八大以来得到有效遏制,但是却从未断绝过,究其原因还是防腐防线筑得不够牢。《大学》:“君子必慎其独”,党员干部要想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就要认真学习,不断增强修养,筑牢抵御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不能在实际生活、工作中抱侥幸心理,常怀“慎”之心。
“慎”始。人们常说“善始”,有一个好的开始对事物的发展至关重要,第一道关卡把不住,就极易“兵败如山倒”,第一道防线被冲破,欲望的闸门就难以关住。特别是在“不义之财”面前,慎重对待“第一次”,果断地拒绝“第一次”,切莫把自己拖进腐败的深渊中。开了“第一次”的头,就极易产生二次、三次,即便到时候想要收手,但是被捆绑被牵扯其中也再难脱身,只能一条道走到黑,酿成越来越严重的后果。
“慎”微。“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莫显乎微”,一个人的品格往往在细微处见真章,共产党员素有“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传统,要做到清正,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从拒绝一包烟、一顿饭开始,不能抱有小错误无所谓、小利益无关紧要的态度。在“小”处放松就易在“大”处麻痹,一点一点陷入腐败的泥淖中。
“慎”独。慎独既是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自己也要严格约束自己,党纪国法是外部监督,但是哪怕健全的制度约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监督也难免有死角,也很难保证人不犯错误。有的党员干部在公众场合表现得非常正直,讲起党风廉政建设的时候头头是道,可是背地里却是把防腐抛之脑后大肆敛财,最终锒铛入狱。《杨震暮夜却金》讲述了杨震“暮夜”拒贿的故事,在夜深人静之时,在没有第三者知道的情况下,杨震作为王密的上司,同时又是他的恩师,坚决拒收重金,并且铮铮铁言,这是天理不容,法理不容,人理不容,情理不容的事,其“慎独”精神一直被后人所传颂。“慎”独就是建立在高度自觉基础上,在监督到达不了的地方,依赖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决不放松对自己的约束,抱有侥幸心理。
“慎”“好”。有“好”其实并非坏事,不仅可以释放压力,还可以陶冶情操,加深自我修养。但是如若政治立场不坚定,就极易让“好”走偏,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变成套牢领导干部的工具。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成员王炜,就“栽”在了所“好”的鱼竿上。勿让“好”过度掌控自我的生活,时刻保持应有的理性,才能筑牢防腐的高墙。
防腐从来不是嘴边上喊口号能达成的,这需要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牢记教训,常怀“慎”心,审慎行为,才能避免堕入贪腐之地。
(醴陵市王仙镇 兰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