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12-19 09:27:05 | 来源: | 阅读数: | 分享按钮 | ![]() |
打印页面 | ![]() |
关闭页面 |
“原宁乡县教育局局长黎爱莲在历任县农业局局长、县教育局局长期间,多次违规插手工程项目建设,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相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请托人给予关照,先后多次收受其所送礼品礼金合计18万余元.....2018年12月,黎爱莲受到开除党籍处分。”近日,湖南省纪委监委通报了一起“提篮子”典型案例。
杜绝“提篮子”,防范权力寻租。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领导干部涉嫌职务违法犯罪案件中看,“提篮子”现象并不少见。个别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充当中介,安排亲友充当自己收受钱财的“白手套”;授意亲友办“皮包”公司,不从事实际业务而搞层层转包;先施惠利益相关方,再打招呼让其“照顾”自己亲友;或是采取指定、授意、暗示、批条子、打招呼、请托说情、提出倾向性处理意见等方式……领导干部在其亲友与商人之间,企图不动声色的完成权钱交易,借助权力效应为自己和他人站台,从中牟取私利,以各种方式进行权钱交易,严重破坏社会风气和公平正义。
杜绝“提篮子”,规范权力运行。面对“提篮子”现象,要坚决查处,既要惩治违纪违法的干部,又要惩处铺路搭桥的“中间人”,还要惩罚行贿者,彻底切断官商之间的利益链条。身为领导干部,不仅自身要过得硬,还要管好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不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纵容亲友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同时,要明确责任追究等措施,强调各级党组织要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进一步完善权力监督机制,明确底线和禁区,让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发挥效力,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规范中运行。
杜绝“提篮子”,提高思想站位。“提篮子”提到的是私利腐败,但是“伸手必被捉”,提到的反而是反腐利剑的审判,到手的利益终究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每一个普通机关干部都应从小事做起,不优厚亲友,小到办事、插队、走后门等,作为领导干部大到项目工程承包、批地、减税等,都要做到忠诚履职、管住权力之手,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是由人民所赋予的,决不能为一己私利污染了政治生态”,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毒化社会风气,让人民群众厌恶,共同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醴陵市王仙镇 兰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