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11-12 09:17:34 | 来源: | 阅读数: | 分享按钮 | ![]() |
打印页面 | ![]() |
关闭页面 |
事情发生在福建省石狮市祥芝镇祥农村,该村会计蔡连生大学毕业的女儿,为了找到一份工作,正好B银行有个面试机会,但入职的前提是要先完成吸储任务。蔡连生找村领导恳请帮忙,提议以新农村建设为由设立辅助账户,把款项存进B银行。2010年11月,祥农村在B银行设立了账户,将50万元村集体资金存入,帮助蔡连生的女儿完成了吸储任务。有这50万元作入职“嫁妆”,蔡连生的女儿顺利地进入B银行工作。(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拿公款作为入职“嫁妆”并不奇怪,倒是新鲜,这样的嫁妆肯定拿不出“手”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不心疼自家的儿女,谁不希望自家的儿女有个安稳的工作和生活;就本案而言,公款存入银行,既可以解决会计蔡连生女儿的工作问题,作为村委会也做了个“顺水人情”,似乎也说得过去,可纪律是不能容忍的。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规定: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特定关系人吸收存款、推销金融产品等提供帮助谋取利益,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可见,公款是国家的财产,任何人不享受任何“私”权的待遇。
事情虽然小,充分暴露出某些乡村领导干部纪律意识观念淡薄,侧面反映出某些单位在引进人才时仍然有附加条件的“萝卜招聘”。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早在2014年,中央第五巡视组在反馈对浙江省巡视情况时,就指出该省“领导干部‘一家两制’、利益输送出现新的表现形式,手段隐蔽”的问题”。事实表明,一些银行为了提高业绩,争相招收干部亲属,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到银行工作,以期借助这些“资源户”的关系,拉到尽可能多的存贷款。许多机关事业单位手头有大量财政资金,本身要存银行,而金融机构对于拉存款有考核和奖励;有的机构招收新进人员时,不看学历和能力,只看直系亲属的背景。于是,导致了一些领导干部和金融机构的互惠互利的“一拍即合”。
从查处的案件看,“一家两制”式腐败的利益输送惊人。
进一步暴露“公款存储”腐败问题出现的新形式、新特点,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增加了查处难度。
因此,要遏制“一家两制”式腐败,需要制度完善,更要反腐的智慧。不仅要出台公共财政资金存放的相应规定等办法,还要“丝丝入扣、久久为功”地查处,不断加强高压态势,让公款当入职“嫁妆”永远拿不出“手”。(醴陵市纪委监委派驻发改局纪检监察组组长 张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