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10-18 10:14:16 | 来源: | 阅读数: | 分享按钮 | ![]() |
打印页面 | ![]() |
关闭页面 |
来时一阵风来,走时一溜烟,就像“大王派我来巡山”……这些调研不仅了解不到真实情况,有时还会给基层“添堵”,群众很不乐意。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就杜绝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滥的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通知强调,“从中央和国家机关做起,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撤销形式主义、劳民伤财、虚头巴脑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大幅度压缩数量,对县乡村和厂矿企业学校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要减少50%以上。”显而易见,“巡山”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健全督查考核机制,以定职明责为核心,健全了党政领导干部责任制;以考核激励为抓手,推动了党政领导干部责任落实;以督察督促为重点,强化了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履职尽责;以追责问责为手段,倒逼党政领导干部责任的落实。不得不说,督查检查考核为推动和监督各项重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如果事情做过了头,就违背了督查检查考核初衷。由于检查频次多、督查考核多,从而造成了涉及内容多、填写表格多、汇报材料多。
多头考核、层层考核、搭车考核,“考”出了热衷于搞大场面,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虚假政绩”作资本的“虚假”干部。他们为了工作中“处处留痕”“步步留痕”,实现“人过留影”,让督查检查“有据可查”。有的其名为“调研”,实为“露脸”,以虚假的填表代替走访调研,以看似认真实则敷衍的“留痕”应付考核检查,在一片“繁忙”中让基层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深受其害。这样,不但分散了基层干部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使得一些单位在留痕过程中“不得不造假”,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调研是我们党的传家之宝,既要身到还要心到,“沉”得下去,情况才“摸”得上来,才能感知事物的本来面目;调研必须要去伪存真,与群众“亲密接触”,去掉“有码”的,留下真实的。只有如此,才能听到真话、把准问题、做实决策。
“大王派我来巡山”的机会将一去不复返。因此,只有把“痕迹”刻印在实际工作中,少做样子,多做实事。“真”关注民生、“真”沉下身子、与群众“真”零距离接触、解决“真”难题。把解决好群众“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小事”作为“大事”真抓实干,才能永远保持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血肉联系”。(醴陵市纪委监委派驻发改局纪检组组长 张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