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心得体会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家风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对家风建设的方方面面作了深刻的论述。
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规是家庭的“基本法”,家风是家族子孙代代恪守家训、家规而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是一个家族最宝贵的财产。家风是民风社风的根基,良好的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党员干部的家风与作风党风紧密相连,对社会风气有着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引导和示范作用。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
中国历来注重家风建设。有这么一个家族,她传承两千年,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第一大世家。这就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的裴氏家族。发祥于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的裴氏家族自古为三晋望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名门巨族。裴氏家族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余人。据《裴氏世谱》等资料记载,裴氏家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在上下两千年间,“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辉耀前史,茂郁如林,世不乏人”。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颇为少见!裴氏家族之所以声名显赫、历久不衰,除了特定的历史因素外,主要是和裴家严格的祖训家规有关。这些家规祖训对于敬宗尊祖,维护宗族内部的秩序,保持宗族的繁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两千年来,裴氏族人传承家风,严守祖训,躬身践行,不仅以此律己,更以此激励和教育着裴氏家族一代又一代后人修心正身、积极进取。
作为党员干部之家应该有什么样的家风呢?习近平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老一辈革命家早就用实际行动给我们作出了表率。毛泽东同志在家风上坚持三条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周恩来同志曾专门召开家庭会议,并定下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的“十条家规”。陈云同志为亲人定下“三不准”:一是不准家人搭乘他的车;二是不准家人接触他看的文件;三是不准家人随便进出他的办公室。习仲勋同志教育子女要“勤俭持家、低调做人”。2001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写给父亲的祝寿信中说:“自我呱呱落地以来,已随父母相伴四十八年,对父母的认知也和对父母的感情一样,久而弥深,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取的高尚品质很多。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这些家规严、家风正的佳话,既彰显了共产党人特有的风骨,也为今天的干部树立了榜样。
普通家庭家风不正、管教不严,子女很容易招惹祸端;而领导干部家庭,如果家风崩毁,则不仅祸害家族,而且还直接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人民群众利益。习近平指出:“不少领导干部不仅在前台大搞权钱交易,还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响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有的将自己从政多年积累的‘人脉’和‘面子’,用在为子女非法牟利上,其危害不可低估。”现实中常有“贪腐父子兵”、“受贿夫妻档”、 “一人当官全家涉腐”,最终下场只能是“一人落马牵出全家”。
从近几年查处的一些案件看,出问题的干部普遍家规不严、家风不正,家属亲属相互影响、恶性循环,形成家族式窝案、家族式腐败。中央纪委在对苏荣严重违纪违法的通报中,指出其“自身严重腐败,并支持、纵容亲属利用其特殊身份擅权干政,谋取巨额非法利益,严重破坏了党内政治生活,损害了当地政治生态,性质极其严重,影响十分恶劣”。苏荣落马后在忏悔录中写道:“正常的同志关系,完全变成了商品交换关系。我家成了‘权钱交易所’,我就是‘所长’,老婆是‘收款员’。”河北省委原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周本顺为其子经营活动谋取利益,家风败坏、对配偶子女放任纵容。江苏省委原常委、秘书长赵少麟独子赵晋,身家百亿、公司无数、结交的官场朋友遍布全国各地,赵少麟、何家成(国家行政学院原常务副院长)、王敏(济南市委原书记)、杨卫泽(南京市委原书记)以及武长顺(天津市政协原副主席)的落马,都与赵晋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习近平指出:“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清清爽爽、义无反顾地去当官。不要把当官作为一个满足无穷贪欲、获得无限私利的捷径,那样迟早要完蛋。”因此,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自觉克服特权思想,低调做人。只有自觉做到廉洁自律、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并为子女作出好的榜样,树立一个好的形象,才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教育示范作用,为树立清廉家风奠定良好基础。(醴陵市委巡察组 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