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09-19 10:58:55 | 来源: | 阅读数: | 分享按钮 | ![]() |
打印页面 | ![]() |
关闭页面 |
中秋、国庆两节前夕,湖南派出8个检查组主动出击,进一步划清饭局红线,叫“停”“一桌餐”“私房菜”的腐败现象,加大铲除“一桌餐”的生存土壤力度,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不断推进落实,各地吃喝歪风得到有效遏制。然而仍有一些官员,一见美食就味觉上升,管不住自己的嘴,给某些老板以“犒劳领导、关心领导身体”为由,品尝“私房菜”的“营养美味”,拿领导“试水”提供机遇,导致某些领导“胃口大开”。
据湖南日报9月24日报道,截至9月中旬,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3.4万人次,检查经营者1.77万户次,责令停止经营1112户,责令停止提供经营场所526个,查处食品违法案件97件,取缔违法经营者303户,查处党员干部参与“一桌餐”问题7人,给予4名厅级干部党纪政务处分。持续发力,再次释放“一桌餐”“私房菜”专项治理工作的从严信号。
数据显示,仍有部分胆大者顶风作案。“一桌餐”问题的冒头,证明“四风”陋习问题的顽固性、反复性。违规饭局为何屡禁不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权力上面附着的灰色利益。饭“局”就慢慢演变官商勾结、寻租设租、权钱交易的“局”。
归根结底,都是“一桌餐”“私房菜”惹的祸。“民以食为天”,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和生存需要。由于极具自家特色,味道独特,久而久之“私房菜”自成一种类别;“一桌餐”成为“吊胃口”的“诱饵”。于是食“诱”之下,“吃货”官员垂涎三尺,身不由己就进了“局”。俗话说“吃人嘴短”,就是从这样的违规饭局开始,某些领导在“待客者”违法乱纪面前常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不断拿权力给予“方便”回报。
“一桌餐”“私房菜”貌似“小事”,危害则不可“小视”,也是腐败的前奏。致使某些党员干部“酒”气烧身,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和特权思想滋生蔓延,群众对此反映强烈。看似平常的“一顿饭”,却为某些腐败行为提供了便利。如何叫“停”这些违规饭局?笔者认为,首先从掐断客源开始。只要无人光顾,久而久之这些“不健康”餐饮单位就会慢慢“萧条”。其次,积极引导消费者特别是党员干部提高安全风险意识,自觉抵制到“一桌餐”“私房菜”“危险”饭局。其三,抓早抓小,赶在事情从量变到质变的前端,防微杜渐。
只有多管齐下、防抓并举、有效监管、从严从重打击并取缔“一桌餐”腐败行为,才能更好地抑制餐桌上的腐败,营造一个轻松、舒适、廉洁的饮食环境。(株洲醴陵市水利局纪检监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