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小赌怡情”成为腐败“套路”
节日期间,难免会有一些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常常将赌博视为放松心情,在一起娱乐一下,增进感情,释放压力,更好地“散散心”。工作之余,搞点“小”活动的现象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工作期间利用工作之便拿“小赌怡情”做借口,进行利益“交易”。
近日,湘西龙山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朱玉萍,副校长彭雪琴、向丽芳,工会主席向华,上班时间在某酒店打“带彩”麻将被曝光;贵州省纪委通报了5起党员领导干部参赌涉赌问题;常德市安乡县财政局工资发放中心原主任徐丽,借到澳门旅游之机,利用职务之便,从工资发放中心的4家银行账户转款至其本人及他人银行账户,所涉金额967.98万元,大半用于赌博、炒股、购房,潜逃3年后投案自首。这些落马的官员,最终跌进罪恶的深渊。他们不仅输掉了大好前程、自由人生,也输掉了党和政府的原则和形象,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近年来,查处的官赌数量和比例呈上升趋势,而且涉赌金额巨大、后果严重。干部参赌涉赌是思想颓废、意志消沉、法纪观念淡薄的外现。他们打着“小赌怡情”的幌子,用来聊以自慰的一句托辞。“小”赌形式多样,花样繁多。有的“交流感情”、有的“暗送秋波”、有的“活跃氛围”.一些涉赌人员存在“小打小闹”的侥幸心理,经常隐蔽居民小区、宾馆地下室,设有参赌涉赌人员“联系网”和一整套“规定”,导致办案人员难以找到“蛛丝马迹”。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浑然不觉其非。尤为可怕的是,当赌博成为“利益输送”手段时,当有限的收入难以满足赌瘾时,诱发腐败就成了一种必然,某些官员便会遭遇到从政路上的“滑铁卢”。
对于赌博,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都有明确的处罚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六条也明确规定: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赌风泛滥已久,已成顽症痼疾,仅仅“通报曝光”还不足让人警醒。莫让赌博成为腐败的导火线,党和政府必须动真碰硬,扎紧制度的“笼子”,不断升级执行力度,加大问责力度,该免职的免职、该追究刑事责任的追究责任,决不搞“隔靴搔痒”那一套。同时,构建长效治理机制、完善监督网络,节假日、工作之余是监控的空隙,把干部“小圈子”交往及平时“活动”情况纳入述职述廉和群众评价等范畴,把官员的八小时内外都置于公众的视线之下,才能有效地遏制“牌桌”腐败蔓延。
因此,遏制“牌桌套路”一定要多管齐下,一定要擦亮眼睛,别让“小赌怡情”成腐败“套路”。(醴陵市纪委派驻水利局纪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