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近日,众多纪检干部纷纷落马,一批昔日“打虎干将”如今成了警示他人的“反面教材”,这不得不让我感慨:纪检干部并没有天生的免疫力,没有监督的权力非常危险!透析他们腐败堕落的事件来看,正是因为手中的权力让他们慢慢地麻木、特殊的工作网为他们提供了便利、两面人生演盖着他们虚伪的贪婪。因此,我们的纪检干部在念好“紧箍咒”的同时,必须经常播好、播实廉政“育苗”,不断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常在“河边走”,就能“不湿鞋”。
具体怎么做?我个人略谈三点肤浅的看法,第一,补牢精神之“钙”,强筋壮骨。在学习业务知识的同时,加强中央的大政方针的补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坚定理想信念,补精神之“钙”。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武装头脑,要提倡原原本本地学习,争取学得深一点、专一点、系统一点;重点在学深吃透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下功夫,做到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其次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一下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文献,重温党史,从中汲取理论营养,进一步提高党性修养。第二,常怀律己之心,炼品修德。自觉修剪欲望,常怀律己之心。一些心怀叵测的人,特别是商人,他们放长线钓大鱼,搞战略投资,腐蚀手中有权力的干部。面对诱惑,人难免会有些想法,但关键是要看得透、放得下,不对比享受,只对照《党章》比自己,自觉修剪欲望、自觉茁壮心灵、提升定力,抵制诱惑。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破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靠学习积累来修剪欲望,靠高雅情趣去淡定人生,要有“将军赶路、不追小兔”的气概,坚决不做欲望的奴隶。第三、常存敬畏意识,抓铁有痕。常思贪欲之害,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思索越深,越有一种敬畏感...”法律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作为一名纪检干部,自觉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弘扬法治精神。从一开始就树立“党内没有特殊党员”、“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的观念,无论谁,不管职务有多高、权力有多大,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法律被敬畏,权力才可能被关进制度的笼子,欲望才可能被限制在法律的轨道上。作为一名纪检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有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胆气,敢破常规、敢走新路; 以抓铁有痕的决心根治腐败,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力促改革。选择了纪检工作,就要爱岗敬业,勇担重任。深入基层第一线,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树立可亲、可信、可敬的纪检干部良好形象,真正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醴陵市纪委派驻水利局纪检组)